2023-03-09 戒毒諮商師帶你破除毒品迷思!
本協會李欣怡諮商心理師於今年3月9日接受《POP大國民》毛嘉慶的專訪,幫助聽眾打破對藥癮者及毒品的迷思。
節目中,李欣怡心理師提到,她二十多歲在精神科擔任護理師、值大夜班時,好幾次看到有人被五花大綁地送進病房,後來才知道原來那些人是因吸毒而意識混亂、行為異常,且有些人是跟她年齡相仿的年輕人,她因此感到震驚,也讓她產生想要了解毒品個案的念頭。
李欣怡心理師到中華民國解癮戒毒協會工作後,經過問卷調查發現,毒品個案最主要會使用毒的原因為情緒問題,像是為了要紓解壓力、改善低落情緒等等,此外她也透過訪談發現,許多個案都缺乏愛與歸屬感,而這可能源自於他們的原生家庭。她也說,這些個案透過用毒獲得短暫的快感,但毒品卻在他們腦中的酬賞系統上形成很深的烙印,使他們即便只有少數幾次使用毒品時能嘗到甜頭,卻仍不斷重複這個行為,甚至成為他們用來改善心情的唯一選項,久而久之,他們的內心變得空虛,且逐漸失去人生目標,甚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活著。
至於要如何幫助毒品個案?李欣怡心理師提到,首先要同理及接納他們,同理指的是每個人都有癮,只是執著程度跟傷害性不同而已,而接納是我們願意包容他,不管他的狀況好或不好。當他們感受到被同理與接納,他們才會願意說出心裡的話,否則他們只會更加將自己隱藏起來,我們便會錯失能夠幫助他們的機會。當個案願意說後,李欣怡心理師會將貼在個案身上的標籤(例如:毒蟲)拿掉,讓個案回到寧靜的狀態去反思自己的人生及用藥的後果,並在此過程中活化個案前額葉的功能。此外,她也教導毒品個案透過正念練習,像是呼吸與靜坐,讓個案學習活在當下、與自己同在,並覺察身心狀態,從喜歡自己、照顧自己開始做起,漸漸的,個案內心的空虛會逐漸被填滿,並能給予自己愛與歸屬感。
最後,李欣怡心理師說除了畫下不用毒的底線,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心理的出口,做一位自助者。